冬山河的聚落往事:尋覓噶瑪蘭人的足跡

  「噶瑪蘭」這三個字對宜蘭的意義代表了什麼呢?象徵一種語言、一個族群、一個地名,還是一段歷史?或是空間時間和住民交錯疊合的文化資產。回首過去,蘭陽平原上的住民,從四五千年前的史前時代,到噶瑪蘭人定居的先住民時代,又歷經西荷據台、明清時代,直至西元1796年吳沙率眾開墾,1812年宜蘭設置噶瑪蘭廳,才正式進入漢人的官治時期,後又於西元1875年由廳改縣,宜蘭縣才正式定名。



噶瑪蘭廳地輿全圖 
資料來源《宜蘭史略》,1980,宜蘭,宜蘭縣縣政府

  前稱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的噶瑪蘭族,事實上聚落數量超過六、七十個,其中兩個鄰近冬山河森林公園的舊社,就位於現今的補城村和珍珠村的範圍內,舊稱為里腦舊社和珍珠里簡,
經過百年的物換星移,田地公路的墾拓,不經意還能在冬山田埂間發現噶瑪蘭人的陶罐殘緣,而大葉山欖旁的橄欖腳橋也成為過去舊社間通聯運輸下倖存的歷史遺蹟。


  時至今日,在鄉間廟宇竹圍屋瓦中,或是沿著河流道渠,我們依稀還是能尋找到噶瑪蘭人生活的痕跡,或是曾經與漢人比鄰而居的證明,就像刻印於福德廟的香爐上,書寫於保安廟的對聯,甚至種植在住家周圍的竹圍,也是過去居民為防衛平埔族人所產生的獨特景觀,這些在在透露出噶瑪蘭聚落的更迭。


  噶瑪蘭文化雖隨著這千百年的時間洪流,看似漸漸消失在蘭陽平原上,少數的族人向南遷移到花蓮,多數的舊社則成為漢人開墾的落腳聚落,但我們確實還能在常民生活的週遭找到相關的蛛絲馬跡。透過冬山聚落的走訪和尋覓,我們見證一段歷史的變遷,重新開啟對噶瑪蘭文化的探究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話想對冬山河森林公園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