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細數地,一鋤一鋤慢墾田

 晴朗的好天氣,大夥兒笑容滿面
        炎炎夏日裡,日正當中,汗珠沿著年輕稚氣的臉龐滑落,斗笠投射下一片涼爽陰影,遮掩不住年輕熱情的笑容。夏季自有其炎熱的道理,八月初冬山河畔瀰漫的稻香還尚未完全散去,飽滿金黃稻穀一粒粒攤落在社區廣場,配合著規律翻動,艷陽吸收穀粒中多餘的水分,將稻米調整為適合收藏的狀態。留待東北季風盛氣凌人之時,滿滿夏陽的能量透過米飯讓腸胃吸收,暖暖度過寒冬。
回味一下八月初的稻香,稻穀正在吸收滿滿的陽光能量
也因此艷陽雖熾,卻不可或缺。而此時時節正熱,如果能夠看的見水分子的移動,想必會看到喧擾的水分子們蒸騰上天。也因水分保存不易,對於需水量較大且不耐高溫直曬的蔬菜瓜果類來說,不適合此時播種栽植。不過沒關係,評估秋涼後的人力和待整理出頭緒的事項,我們正需要先來初步了解冬山河畔這片未知土地,嘗試符合土地狀態來著手進行改善。



首次接觸認識冬山河森林公園的土地
         我們想要創造出一塊地,不僅能夠產出蔬菜作物供人類吃食,同時也能提供各式各樣生物生存棲所,微生物與菌類自在生長,土壤健康自然!我們擬訂了名為菜園,實則希望能夠成為生物棲地的建造藍圖。在一片不知名長草及膝的土地上,蹲低身姿接近大地,看見蟋蟀飛躍而過,隱翅蟲似乎趕時間急匆匆,馬陸害羞的捲起身體,雖然無法一一辨認種類,但我們發現生物種類和數量都不太多。奮力掘起一培土,避開表層的部分,將蒐集而來的土壤裝入透明寶特瓶,清水隨後跟著倒入,靜置後經過了數小時,泥沙才逐漸沉澱回復澄清的狀態。因此我們知道了這片土地的土壤團粒黏性偏高。
適當蒐集土壤,準備作特性的測試
將蒐集來的泥土裝入寶特瓶,混合清水搖動均勻,測試沉澱恢復澄清的速度
        而我們依據工程背景資料的調查,這片土地使用冬山河畔泥土為基底,引進宜蘭縣員山鄉的土壤來補足表層部分。員山鄉位於蘭陽扇形平原的扇端位置,從上游沖刷而下的中小型石塊都在此處擱淺沉澱,也因此員山鄉的土壤當中含有較多的中小型石礫。這些土壤被轉置於冬山河畔,且堆疊成具有些許傾斜的坡地,這些高黏性與多石礫性質的土地保水不易,低窪處多餘的水分也難以被排除,需要好好擬定改善計畫和方法。
先從宜蘭地理地貌、冬山河流域故事開始,逐步認識環境

動手擬訂名為「菜園」,實則希望能夠成為生物棲地的建造藍圖

        大卷尾吱啾的劃過完滿飛行弧線。我們頂著艷陽,開始依據擬定好的藍圖,一步步確實進行著整理的步驟。有人翻起雜草抖去土壤,一束束放在旁邊讓太陽均勻曝曬,有人運用雙頭鋤認真翻鬆土壤,有人戴起棉布手套,彎腰在鬆軟的土壤間仔細挑除石塊並且收集妥當,更有些人操縱巧勁運用鋤頭,在土地間掘出一道道的溝渠,並估量起四週地勢高低變化,配合修正藍圖規劃中不夠正確之處。
使用雙頭耙來清除雜草非常有效率!
雜草根部黏著許多土壤,要記得抖動抖動,留下珍貴的土壤哦~
用小鏟子仔細的清理溝渠
這邊是石塊清除小組,挑撿出大大小小的石塊,讓植物的根能夠好好呼吸
欸欸,分配工作的時間耶,後面的人不要摸魚!
最帥氣小組來了,使用鋤頭輕巧又有效率!
另一位鋤頭小組成員的英姿
四處撿拾乾稻草梗,香噴噴的稻草香迎面而來
將稻草、雜草平均鋪在整理好的田畦上
         大致雛形完成後,我們拿起前一天處理好,且經過日曬軟化的雜草以及曬乾的稻草梗,細密覆蓋在已經整理完畢的菜畦表面。除了避免土壤水分快速蒸散之外,也能避免雨後雷陣雨大量沖刷而造成土壤流失。排水溝渠中也利用鬆土時田畦間撿來的石塊整齊平鋪,希望能使過多的水流更容易排除且減少溝渠中泥土的流失。我們興奮的提來一桶桶清水,看著水流依照藍圖規劃的方式順利排除,但在看著水流消逝的同時間,幾個問號也悄悄的浮上心頭。
思考是否還有更理想的規劃施作?
修正改善目標,思考解決辦法

開心和大家一起分享現階段成果
         在順利讓水排除的同時,反過來思索,又該如何有效率的留住適當水分供給作物呢?是否能夠創造結構更理想的土壤團粒,使土壤構成較大團粒以利排水,而土壤團粒內部卻有細小分子來保持水分不被迅速蒸散和流失?另外,我們打造的田畦與坡度平行,若坡度因素影響劇烈,是否也可以考慮將田畦打造成與坡度垂直,除了排水之外也適量兼顧保水?而該如何利用自然環境產生的枯落物來改善土壤肥力呢?這些問號,是接下來我們要努力動手改造的方向,希望能更貼近兼顧生物棲地與蔬果生產的田地! 
辛苦的工作人員,來張大合照吧!
親手打造友善環境的田地,讓我們一起面對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