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走訪紀行:東城村、香和村

  隨著時間過去,【手感棲地少年體驗營】的腳步也越來越近,為了讓冬山鄉的少年們能夠充分知道這個消息,於是小編開始實地走訪各村社區,希望也藉由這個機會,能夠更深入地認識這個地方以及住在這裡的人們。走走停停,還有許多地方沒走過之際,便已見識到了冬山鄉不少有趣的生活花邊與風景…

阿兼城,1806年(清嘉慶11年)范阿兼一行72人來此拓墾,因而得名。
約等於現在東城村、大興村,並與香和村毗鄰。

  頂著炎炎夏日、騎著20年的老機車,從昔噶瑪蘭舊社奇武荖──三奇村一路向南,龍德工業區與外圍的工廠自一片田野中拔起,呼嘯而過的大卡車的壓迫感讓人心臟撲通撲通直跳。腎上腺素分泌越旺的同時,我拐個方向鑽進去,東城村就此映入了眼簾。
  東城村屬於舊時阿兼城的一部分,這兩個名字今昔對比,都充分透露了宜蘭濁水溪以南濃厚的頭人文化。不僅阿兼城是為了紀念清代開墾的先人范阿兼,1946年(民國35年)廢庄改村取名「東城」,也是選自冬山鄉第一屆鄉長徐錦昌的日本名:東城昌治(トチヨマサジ)。溪南的頭人文化,與過去資源稀缺、衝突頻仍的時代密切相關,越是艱困的環境,越仰賴精明的頭人重新分配資源。當你訪問地方的資深耆老,肯定少不了聽到過去頭人排憂解難的仗義之舉!

阿兼城(東城村)、香員宅(香和村)與森林公園相對位置
圖源:《宜蘭縣地理圖集》,1994年6月

  同樣地,出於對水源使用權利的爭奪、番漢之間的高強度衝突,近山一帶的東城村,對照冬山河中、下游沖積平原的散村形式,發展出家家戶戶比肩座落的集村聚落,到了現代又更突顯出鄰里間緊密的情感與溫暖。經過饒富味道的一家柑仔店,我向頭家娘相詢如何找到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頭家娘一邊笑著,顫巍巍的手一邊指向眼前叉路口:理事長就是村長,左轉後土地公廟旁邊!
  黃萬來先生自1994年任村長,他整合地方資源,於1998年發行了一本《東城村史》,為東城村的地方文史保存寫下重要的一頁。書中記載了前人開墾林吉記圳與林寶春圳的圳位,先人自武荖坑引入清澈的溪水,將冬山河流域與內與外的命運,用水流緊緊相繫起來。有幸的話,你或許還能聽到耆老談論這裡「三山國王」與蘇澳「張公」鬥法的故事呢!
  回過頭來看看村辦公室座落的傳統集村聚落,假如你有一雙建築眼,或許也能觀察到路上的屋子大多有著百葉窗,這種過去宜蘭,特別是冬山河流域的建築風格,是為了適應雨多風強的潮濕氣候,以及夏季刺眼的陽光。除了工業區座落使得東城村的土地不如其他地方搶手之外,或許也是村長為村落帶來的人情味與凝聚力,使得這裡的地景保存相對完好,因此還能看出傳統建築背後適應大自然的設計巧思。

實用無華的建築設計,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鐵捲門或百葉窗。

30年以上的控制式木製百葉窗

  想像你回到過去,順著林寶春圳川流不息,就會來到一個受鴨子所青睞的鴨母埤(香員宅),這裡正位於香和村,過去的埤塘如今已被房屋所取代。
  香和村過去有香員之名,熱情的總幹事李新富先生為我介紹道:「香員連同阿兼城,過去都是番漢衝突激烈的地方,阿兼城的漢人種莿竹,香員的漢人即種佛手柑,也是帶刺的抵禦作物。

香員(佛手柑)帶刺。
圖源:行政院農委會

  時過境遷,香員改名為香和,取舊名之香、和氣之和,村裡主要為銀髮族以及受冬山鄉、華德福實驗中小學所吸引而落腳的新住民。對冬山鄉與香和村有著深刻認識的李新富總幹事,向我介紹香和社區與一粒麥子基金會合作開設,冬山鄉第一所老人日間照顧中心。名曰照顧,事實上婆婆、爺爺們有著一般人想像不到的積極面,他們分享彼此種植摘取的蔬果、分享多餘的物資與勞動技術。
  除了老人日托之外,香和社區透過資源整合與友善生活小舖的轉介,偕同深溝、冬山、南澳小農協力合作,一起嘗試以古法釀造「拙荊」醬油,是利用姜蒲(黃荊)這一草本植物,且無化學添加物的友善產品。除此之外,也有原味、鳳梨風味的豆腐乳,以及由里仁委託製造的醃冬瓜。
  如果你真的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香和社區即將在8月3日,於慈心華德福附近舉辦仲夏夜音樂會,早、晚將分別有醬油與美食等成果展示,以及音樂、表演團體的演出。活動結束之後的日子裡,香和社區還預定收購瑞穗最近受到颱風摧損的柚子,找些親朋好友一起來製作柚子清潔劑。

香和社區的主要活動地點不在社區發展協會,而是香和老人日托站

醬油的棲息地,忠實呈現了宜蘭多雨的氣候

利用姜蒲覆蓋、調節溫度以利黑豆生麴,最後的成品出爐啦:
拙荊醬油!

  位於冬山鄉東南角落,與中央山脈北緣相近兩個毗鄰的村落,在不同的環境與人們的努力與堅持下,日復一日在生活中累積出不同的影響。期待往後小編也能陪著大家,一起磨亮認識生活的眼睛、一起發掘出這裡更多迷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