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出門返家,我們可能都走在同一條道路上,沿途田地中種些什麼?廟宇位在何處或河水的漲落,你有注意觀察過景緻的變化嗎?對於自己居住成長的地方,你是否也熟知其中的一草一木?瞭解土地的歷史與變遷。
冬山河森林公園周邊有許多社區,過去曾經也是噶瑪蘭人的舊聚落,而且在鄉間小路上,還能見到一些舊聚落的遺留的文物,雖然它們看似微小,卻的的確確存在著。跟隨著考古專家邱水金 老師的腳步,讓我們重返冬瓜山的田野中,翻找出過去人生活的點滴。
聚精會神的聆聽考古專家邱老師解說土地的故事
參加的夥伴們大多來自於冬山鄉的親子觀眾,雖然現今屋舍或許都建立於舊聚落上,不過初次見面,彼此對於噶瑪蘭文化的認識還很模糊,暖身時間,就先透過小組拼圖來考驗大家,零碎的片片拼圖,在組合過程中就像重建我們對於噶瑪蘭文化的認識。最先完成的是老奶奶織布圖,原來噶瑪蘭人過去善用香蕉纖維來製作服飾,接著露出的是陶罐和家屋,這些不只代表噶瑪蘭傳統的技術和手藝,還揭露他們生活起居的型態,最後完成的拼圖是一個壓有掌印的古契約書,這類的手摹契約則成為噶瑪蘭人與漢人地權衝突的歷史證明。
透過拼圖來認識噶瑪蘭人的文化和生活
簡單的暖身後,便進入到噶瑪蘭人落腳於蘭陽平原的歷史脈絡,藉由講師一張張的老照片和古地圖,我們得以瞭解他們的食衣住行、信仰文化,以及傍水而居的聚落型態,又因為漢人的開墾與信仰的改變,成為蘭陽平原上文化漸失的原住民族。
但失落的文化,依舊能仰賴後人的理解與接納去回顧找尋,如何從生活周遭和環境的變遷,察覺舊物新知,或是得到重返過去的線索,首要之初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和覺知能力。對照兩張河道地圖,新舊交疊,過去蜿蜒曲折的冬山河道,今日已成筆直寬廣,地景的改變並非一朝一夕,然信手一畫立見歧異。
超級比一比,看看冬山河舊河道和新河道有什麼不同
走勘於森林公園內,遠眺兩岸平原,新的水利工程看似解決了水患,卻也因人為介入改變了自然樣貌。過去依水而居的噶瑪蘭聚落,將山欖陶片留給後人追憶。數片大葉山欖的葉片與陶罐碎片,細細琢磨思量,牽起今昔的久遠連結,在噶瑪蘭家屋中似乎能遙想舊時風貌。
遠眺平原,家園是在河的兩一邊呢?
摸摸看,幾百年前的的陶片上的幾合紋路還清晰可觸
雖然當天天公不作美,但陰雨的田野風光正是宜蘭的季節特色,在煙雨濛濛的午後,我們一行人騎著鐵馬,繼續跟隨邱水金老師的步伐,重返冬山舊時之旅。
福德廟三字的後面石碑還可見咸豐辛亥元年的字樣
路途當中,邱老師不時停下腳步,和經過的農人、廟公和居民攀談,在國台語交替的對話中,得知補城保安廟的周邊田墾,曾挖掘出噶瑪蘭人的遺骸,從前農地開墾的見聞似乎歷歷在目。
和當地耆老聊天的過程也是一種史料的蒐集
順著保安一路,我們前行至橄欖腳橋,這座數十年前連結補城和珍珠的舊橋,據聞也是兩個噶瑪蘭舊聚落往返的必經之路,現在除了一堵牆面和一棵孤獨的大葉山欖外,徒留斷垣殘壁尚可追憶。
橄欖腳橋旁的菜園還能拼湊出噶瑪蘭人用的陶罐碎片
不過依著邱老師的引導和解說,我們竟然也能在看似平凡的菜園田畦中,找到百年前那些舊社住民使用的陶罐碎片,這些歷史變遷的證據,重塑了我們對這塊土地上的住民印象。
標註自己找到的陶片,還要用相機和銅板作為比例尺記錄下來
宜蘭的舊社聚落,從千年年前噶瑪蘭人的漁獵墾荒到清末漢人的開墾據地,漫長的時間洪流中,居民在土地上落腳,作物在土壤中生根,而淡薄的文化卻因為我們重新探索、瞭解,而有了新的生命和延續,透過在地的文化探勘,我們期望每個人能覺知關懷自己土生土長的家園。
文化需要靠著語言繼續傳承
走勘週遭的生活場域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的土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話想對冬山河森林公園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