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傳承、深耕、反思~2016的舟稻春耕



行前的準備總是不嫌多

        今年(2016年)的春耕活動我們照例和冬山鄉農會合作。農事專業的叔叔伯伯大哥們,談起農事個個經驗豐富,下田時更是手腳俐落,而早在春耕活動開始前的一個月,他們就經常來巡視水田,提供田間照顧的經驗和環境管理部門的同事們討論分享。例如,才第三年的農地有些區塊未平整,養水的時候高低不平很難照顧。又例如,隣大員排水的田埂地基不穩遇到大雨時容易崩塌,如何改善。我們知道,總得要親身踩在土地上,才能讀懂土地要說的話和它的故事。

  3月12日是園區「舟稻」春耕插秧活動辦理的日子,為了避開春日開始溫暖的日頭,一群大小親子朋友40人在上午7點半就到園區遊客中心集合,開始忙碌又愉快的半天行程。這群大小朋友中年齡最長70歲,最小7歲,真是大混齡的工作團隊,但可能是天時地利人和吧,才剛見面就笑聲不斷,互動令人期待。

  如同傳統田間工作流程,下田前總得先吃個飽才好做事。快步走到怡然聚落後,大夥兒便搶時間享用了美味的鹹粥。這鹹粥配上農會大哥親手炒的辣蘿蔔和豆瓣醬,真讓人一口接一口。



在田裡看見互助和專注

  走到田地旁,一群年長的阿伯們早就在此等候多時,但看到一群有活力又熱情的朋友加入春耕農地的行列,每個人都笑得合不攏嘴。大夥兒趁著衣物還乾淨,拍了張大合照,然後在阿伯們的簡要的開場介紹後就迫不及待下田去了。不同很有效率的分組進行,而且每組由兩位伯伯帶隊,直接下田親自指導,這樣一來,大家不但可以跟田間達人們聊聊天,等於多了插秧家教呢。

  今年這組插秧親子隊真是令人感動。動件輕快、俐落確實、完成度高,而且更棒的是,不是年長的或小小朋友,每個人都認真投入親插到最後一刻才上岸。

  成人組的表現當然不用說,有人牽輪子幫忙畫線,有人協助搬運秧苗就定位。互相幫助在田間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可圈可點。而特別的是有位70歲的阿嬤和家人一起來,剛到的時候說她不想下田,沒想到一開始下田插秧後卻是最後一個才上來的,更厲害的是她完全沒有腰縮背痛的樣子,大家直呼身子骨實在很好。另一位年紀最小的弟弟,活動前撒嬌嚷嚷著說他覺得土很髒不想下去,但聽到工作人員說:「土一點都不髒哦,你看我們吃的青菜和米都是從土裡長出來的,土是最營養的了!!」之後,完全一改原本的抗拒,開心的在田裡工作起來了。當然還有一直滑倒但是卻一直站起來的勇敢小子,以及一個好秀氣好溫柔的插秧的小妹妹。每個朋友都好認真,讓阿伯們直說:表現一百分,一百分。




以後會越來越來熱鬧的水田

  友善農法耕作的田裡生態會越來越豐富。幾過二年多不施藥、不灑化學肥料的照顧方式,我們的兩分地現在越來越熱鬧了呢。插秧時有人大喊有烏龜!仔細一瞧原來是台灣原生的斑龜朋友,還小小的牠未來長成25-35公分的大龜,有牠出現,讓大家對田裡的生態觀察更有興趣了。


在田裡,你還看見什麼?

  下田後的活動尾聲,阿伯們忙著收拾善後,大小朋友們則和我們一同用不同的視野看水田。有一組,欣賞由宜蘭縣史館合作提供的"宜蘭的水田歷史及水田之美攝影展"。另一組,在遊戲中認識傳統智慧24節氣對農民影響以及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小編印象很深刻,在水田展說明結束後,大家談起以田為部首的漢字,這才發現漢人以農為業的文化如此根深蒂固,男(田裡的力)、雷(雨落在田裡)、里(田和土的結合),都是田和人們生活的連結與形成的文化呢。

  忙了一早上,午餐的時間到了。過去鄉間生活,農忙時間大家一起出力換工,也一起享用餐點,今天我們也是一樣,更在享用午餐的同時,也享受了和阿伯們聊天談話的樂趣,阿福伯說起冬山順口溜更是一絕讓人鼓掌叫好。談談笑笑間,一個忙碌又愉快的早晨過去了。離開前,一個字的心得是心得也是今天的活動評量,有人說讚,有人稱好。不論如何,生態綠舟希望參加的朋友都能記住這一刻,這一刻人與土地、人與人之間的親密互動,在未來,將這些經驗化為關愛大地的養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話想對冬山河森林公園說嗎?